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mk-logo
新闻
在热带过“春节”——<br>在马中国留学生的故事
ADS

【今特写】深入挖掘你不得不知的事

在没有四季的马来西亚,农历新年不叫“春节”,但过年除旧迎新的气氛却不减。

自华人从中国南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南洋代代薪火相传,却又不乏吸收其他族群文化,在南洋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农历新年文化。

目前,马来西亚有约1万名中国留学生,他们来自中国的天南海北,风俗习惯各异,却在这片热带土地,与本地华人一道,共同欢庆属于所有华人的农历新年。

海外过年的经历使他们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春节”,感受到身在异乡的乡愁,也领悟到春节真正的意义。

李莎,24岁,四川人,私立大学硕士生

眼前的女孩叫李莎,脸蛋微圆,戴着黑框眼镜,披肩卷发,嘴角微微上扬,显得自信大方。她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无辣不欢。来马4年,正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4年来,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回家过年。然而她表示,在大马过年,也别有一番滋味,每年都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印象深刻。

2013年初,她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只身一人背上行囊,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求学。在这里她不但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也看到不一样的中华文化。

初来乍到还懵懵懂懂的她正赶上春节,被一群中国同学拉去庆祝节日。“大家都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使彼此很快打成一片,一起在租来的房子贴春联,挂灯笼,还分工合作、齐心协力煮出一桌丰盛的中国味年夜饭。

“我们来自中国不同地区,每个人就煮一道自己最为拿手、最能代表家乡的特色菜。”

围在桌前看“春晚”

偌大的客厅内被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笼罩,颇有团圆饭的感觉。他们还在餐桌的一角放了电脑,看“春晚”的直播。

这些年,中国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的人气和口碑都显著下降,年轻人觉得节目尽是歌颂高风亮节,传达过多的思想教育,令人反感。

“以前在国内,总是抱怨春晚节目不好看,如今在国外还能看到春晚,就不再挑三拣四了。”

由于时空的变化,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会随之转变,这或许就是她选择远走他乡的原因。身处异乡,虽有同学朋友相伴,思乡之情却总是不经意冒现。

和父母视讯道祝福

那一晚,在终场人散之后,李莎推开房门,蓦然觉得若有所失,想家的情绪一下子扑面而来。她匆匆打开电脑,一心只想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视频通话。

“就这样,爸妈两人一同挤进镜头,跟我嘘寒问暖,互道新年祝福。爸妈在屏幕的中央,而我在屏幕的右上角,虽相隔千里却同框在一个画面之中,宛如一张过年的全家福。”

“后来有次我妈告诉我,她无意间看到我爸这个严厉的硬汉,在那次视频过后摘下眼镜偷偷用手抹眼泪。我顿时感到父爱如山,小时候记忆中我爸严厉的形象不复存在……”

4年在异乡过年的经历,得以让她以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重要节日的意义。她愈发感到自己从一个活在父母保护伞下的女孩,渐渐成长为一个不再依靠父母、生活和人格独立的成年人。

雨涵,20岁,北京人,私立大学本科生

离开家乡求学已一年有余,令她难以忘怀的,仍是北京胡同里浓浓邻里情——家家户户傍晚时分窗口飘出食物的香气,而她总是能尝到不同人家煮的菜和点心,邻居们都视她如同自己的孩子。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邻里之间变得冷漠生疏。而我庆幸自己从小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长大。”

雨涵是北京西城人,自小在皇城根下的四合院里长大,讲话一口京味。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下是明净清澈的眼眸。雨涵个性自然而不娇弱,随性又略带倔强,按北京话说就是“局器”。

谈起春节,她饶有兴致地说起她在家乡过年的故事。

属于北京人的北京

春节时分的北京城,大量游子返乡过年,所有商铺纷纷打烊,北京宛若“空城”,这时北京似乎才真正属于北京人。家家户户都会门上贴福字、贴春联,而桌上那几盆水仙花开得正旺盛,整个冬天,屋内都萦绕着淡雅清郁的芬芳,也是雨涵的春节记忆之一。

那一晚,家家灯火通明,不管平时工作再忙,家人们也必定要赶回来吃这顿年夜饭。

纵使屋外北风呼啸、漫天飞雪,屋内却温暖如春,酒肉香味四溢。一家人穿着新衣,笑语盈盈地围坐在餐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享受这阖家团聚温馨时刻。

伴随零点钟声的敲响,就着早前泡好的腊八蒜,吃下热腾腾的饺子。所有关于老北京春节的色彩、气味、温度都汇聚成她对家乡过年的最好回忆。

“过年就是吃团圆饭,祭祖拜神,穿新衣,放炮儿,拜大年,拿红包,逛庙会。”

春节仪式感的体现

虽来到大马过年,她却还是跟着国内的传统,和一群中国朋友买菜煮饭,吃年夜饭,看“春晚”,打麻将守岁,包菜肉馅儿的饺子,在零点时吃饺子。看似流程化的过程却是春节仪式感的体现。

她还邀请了许多外国友人一起吃年夜饭,外国人对春节很感兴趣,积极热情地学说吉祥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吃过了中国味的饕餮大餐后,友人们也一个个载歌载舞,以感谢她和室友们的款待,小小的宿舍欢声笑语不断。

“有这么多同学在一起陪伴玩闹,那些想家小情绪就不容易跑出来了。”

“但是,看着中国的朋友晒出家乡菜和家人团聚的照片时,还是忍不住会想家。”

出国之前,全家拍了一张全家福,她也带来这里,想家的时候就看着照片静静发呆。

“我本来是个特别念家,依赖父母的人,我决定一个人出来就是想让自己换一个环境,总要长大、独立。”

不仅如此,在换了另一个环境后,她也有幸看到另一个国度的华人,如何传承和保留中华文化,更发展出独特的过年仪式,如二十四节令鼓、舞狮表演、捞鱼生、抛柑接蕉等。

“还记得小时候有幸看过舞狮,现却很难再看到。锣鼓声时常在耳畔响起,腾飞摆动的狮子也常常在我眼前浮现……”

她感叹这样的“年味”只尘封在记忆的深处,而在马来西亚,却得以圆梦重现。

韩涵,22岁,贵州土家族人,国立大学本科生

韩涵来自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的贵州内陆山区。人如其名,戴一副书生金边眼镜,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富有才气。

韩涵来马一年余,去年是第一次离家过年。他其实并不喜欢过年,也从未明白过年的意义,除了能收到红包,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开心的事。

总是附和大人做那些所谓“春节应该做”的传统习俗,他觉得无聊。更甚的是,传统价值观也在这几天深刻体现,亲朋戚友在饭桌上总是问:“你家孩子考试成绩怎么样?有没有加薪升职?过年花红有多少?有没有交男女朋友?”

“总是那几个混得不错的人起劲,大家也是随着大流各种吹捧,拍马屁,这让我很反感。”

也因此,他对过年“毫无感觉”。

辍学来马继续深造

在甘肃兰州念了一年半大学后,由于不满意当时的科系和学习环境,韩涵于是辍学来马深造,冀望新的环境能带来不同收获。

刚来马不久适逢农历新年,有一次他在超市买东西时看到有红枣,于是破天荒地买下一袋。

原来,小时候每逢过年,妈妈总是让他吃几颗枣。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传统,但红枣是他最讨厌的食物之一,因此每次就像吃药一样,挤眉弄眼,捏着鼻子“囫囵吞枣”。

“我那次把一整袋枣子都吃完了,如今依然没有觉得红枣有多好吃,但每吃一颗,都有家的味道。”

他也终于明白过年就应该回家团聚,而过年又是唯一可以光明正大、肆无忌惮地想家的日子。

在家乡吃野味过年

韩涵的家乡在内陆山区,还保留了很多传统习俗。大年三十,按规矩皆不能出门,也不能花钱。早起就打扫屋子,挂起喜气的灯笼,张贴春联、窗花。

“我妈和奶奶取下窗口风干的腊味,拿出大鱼大肉,开始准备年夜饭。晚上在院子里摆上四方形的八仙桌,阖家欢聚一堂,那是寒冷冬夜里最温暖的一件事。”

餐桌上琳琅满目:梅菜扣肉、小米扣肉、红烧鱼、腊味、野山羊肉,野狸子肉,山珍野味必不可少,大山里这些野味随处可得。包谷酒、高粱酒,也都无一例外地登场。

“我们家乡特别讲究传统,还有太多习俗我也不是很懂,但是记得每次过年自家堂屋内总要摆上供品、倒上酒水、烧香点蜡、祭天祭祖。”

上本地朋友家拜年

来到马来西亚后,过年期间,有幸被邀请到华人朋友家做客,让独自一人在海外过年的他倍感亲切。

第一次登门拜访,让他深深感受到两地文化的异同。

“大马这里终年为夏季,没有季节的变化,所以这里不大常用‘春节’,而是说‘农历新年’。”

“朋友家和我家乡类似,也是布置到年味十足,门外挂起大红灯笼,在屋内自己用红包纸造出各种饰品,又环保又有创意。”

“我觉得这里的华人秉承‘忠孝礼义廉’的思想,登门拜年只需带两粒芦柑就足以,走的时候又会回赠你两个,犹如接力赛一般传递这家又那家。

“红包也没有像国内那么‘大手笔’,不过是象征性的10块,20块,若是在中国着实拿不出手,在这里更多的是一份心意和美好的祝愿,这才是回归到过年的本质。”

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如何延续其意义?仪式的背后,过年的价值如何体现呢?

“过年还是要有过年的样子。”

在异乡,韩涵似乎想清楚事情的本质和意义。

“马来西亚算是没白来一趟。”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