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mk-logo
专栏
华人集体的歇斯底里症候?
ADS

【破格思考】

最近罗兴亚难民的课题在马来西亚华人的网络圈子备受热议,大多数华裔网民意见是不愿收留罗兴亚难民,有者不支持罗兴亚难民在大马示威,也有不声援他们在缅甸遭遇的困境。

从华裔网民的留言观察,一旦有人支持罗兴亚难民,会被视为支持首相纳吉、伊斯兰教、穆斯林群体、伊斯兰党、甚至恐怖份子,所有充满偏见和刻板印象的种族和宗教概念,都一力由罗兴亚这个族群承担,而支持罗兴亚人的个别人士或媒体评论者也成为被大马华裔网民辱骂的对象。

有关罗兴亚课题的热议,大多围绕在罗兴亚难民该不该救援、我国是否该收留这些难民、是否可在我国上街示威,以及罗兴亚人为何在缅甸面对灭族式的种族屠杀等等。

只为遮掩内心恐惧

诚然,各个议题都应该有不同的讨论面向,但在一些面书的公共或媒体网页平台上,无法看到逻辑清晰和层面区分清楚的讨论,网民显然把所有有关罗兴亚课题的面向混为一谈。

例如,谈及是否应该声援罗兴亚人时,有人将之归类于人道危机,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认为我国应出手救援,但反对者却追溯历史成因,梳理出罗兴亚人被缅甸军政府种族屠杀是罪有应得,因为其祖辈联合英殖民政府对抗缅族独立军。而且,罗兴亚是穆斯林,极有可能成为极端恐怖份子,千万不可收留他们,否则养虎为患云云。

近日新闻报导,首相纳吉前往美国访问,借机向美国反映罗兴亚人道危机问题,新闻底下的留言也扯上国家经济、种族宗教冲突、政党政治等课题,网民对首相的不满也连带迁怒于罗兴亚人。

马来西亚是否有足够能力和资源援助罗兴亚难民,是值得讨论的面向,这课题必须回归到大马的难民政策、政府相关机构、可动用的资源等层面来谈论;其次,罗兴亚难民是否应该获得救援、是否有权利上街声援同乡,则是另一个讨论面向,这是从人道主义与人权出发来讨论的层面。

但是,本地网民将这两个面向混为一谈。华裔网民面对外来者,尤其是对穆斯林群体的恐惧,化为一片对罗兴亚人的讨伐声浪,跟随缅甸主流言论,将这个族群建构为带有历史原罪的族群,理应被军政府大肆屠杀,站在缅甸军政府的立场大力支持这场残忍的种族清洗。

这番毫无人性的残酷言论,其实源自潜藏内心深处的恐惧,而这些荒谬言论只为遮掩内心恐惧,以及合理化拒绝外来者进入大马国土的堂皇理由。

华人的种族优越感

有论者拿罗兴亚人与大马华人类比,更激发华裔网民的愤怒,群情激愤。此现象既突显大马华人的种族优越感,也显现华人的卑微处境。

作为马来西亚三大种族之一,华裔被边缘化、被排除在主流政治之外的悲哀现状由此显现,也造成每当华裔谈到罗兴亚课题时,一直处在宣洩怨怼、不满的激愤状态,网络有关罗兴亚人的媒体平台上,一时间充斥着大马华人的集体歇斯底里。

追究大马华人的歇斯底里状态,可从种族、宗教、政治三个方面来谈论。首先,种族层面,罗兴亚人只是不巧在这次事件沦为代罪羔羊。大马华人一直认为在马来西亚独立过程贡献良多,甚至在社会、经济发展都做出贡献,一直希望得到政府认同,但政府种族歧视的不公平政策行之有年,让华裔失望。

适逢罗兴亚人道危机爆发,政府却对来自缅甸的罗兴亚人照顾有加,甚至愿意收留难民。华裔有如希望得到认同的孩子,努力多年得不到家长认可,但外来者只因是穆斯林身分就得到照顾和声援,半世纪以来华裔族群受压迫的心理由此集体大爆发,将积压的怨怼发洩在罗兴亚人身上。

华裔对外来群体的怨气不只是针对罗兴亚人,上届大选投票日,华裔选民纷纷在投票站外寻找孟加拉幽灵选民,有时甚至抓错人,只凭肤色来辨认,充满种族自我优越感和深层偏见。此外,谈到印尼非法外劳,大马华裔也是排斥居多,这也源自类似心理。这些外来族群,大多因为和马来族群同宗、同族、同语言、同宗教,而遭到华裔隐性排斥。而罗兴亚人无权上街声援,也凸显华裔对人权的双重标准,只凭种族宗教来判断是否享有人权。

伊斯兰化的恐惧

其次是宗教方面。大马华裔对罗兴亚人的怒火,间接投射他们对大马逐渐走向伊斯兰化趋势的担忧和恐惧。他们的恐惧心理,除了来自“自我”和“他者”,或曰“本土人”和“外地人”对有限社会资源的竞争和抢夺之外,还来自对整体宗教伊斯兰化的恐惧。

许多华裔网民简单指出,罗兴亚人是穆斯林,他们是武装恐怖分子,会破坏社会治安。隐藏在这些讯息背后的深层恐惧,是伊斯兰恐惧症,尤其罗兴亚人的示威由伊斯兰党带领,这更加剧华裔的担忧。

伊斯兰党近年的政治举动无法获得华裔选民信任,和国阵越走越近、开明派出走、民联合作破局、极力推行伊斯兰法的举动,都让原本在种族上被排挤的华裔,更深刻感到宗教伊斯兰化的局势。

两年前行动党因伊斯兰法课题和伊斯兰党合作破局,更以此培养一群“箭粉”,辱骂字眼经常出现“回燃”、“马铲”,充满种族歧视的字眼,助长种族冲突,形塑“箭粉”对伊斯兰教的仇恨心理,进而将对伊斯兰教的恐惧种进“箭粉”心中。

第三,政治方面,不容否认罗兴亚课题被首相纳吉和伊斯兰党政治化,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在首相纳吉面对前首相马哈迪领导的土团党和希盟的挑战,马来社会出现分化,加上一马公司的债务和官司,内忧外患夹击之下,利用伊斯兰党推动罗兴亚人上街示威,可转移国内视线,赢得大部分马来穆斯林好感,并达致进一步分化人民的目的。

未跳出政治操弄

执政当局长年用种族宗教分化人民,如今华人的反智思潮再继续,与原本应合作团结挑战执政集团的马来群体进一步分化,罗兴亚课题使两族冲突更激烈,互相怀疑,增加族群不信任,正中国阵下怀。华人逢纳吉、伊斯兰化必反,最终结果只会加剧与国内马来人的偏见和鸿沟。

如果无法跳出政治人物为达政治目的而肆意操弄的种族宗教框架,视野和格局狭小,反智的人民只能任由政治人物唆摆,始终无法脱离种族宗教的漩涡。大马距离民主化、政党轮替的理想政治状态,则更加远了,不知何时才能冲出黝暗的隧道?

 


廖珮雯,自由撰稿人。曾任职《东方日报》新山办事处记者、大学学院讲师、议员研究助理。曾拍摄柔南原住民和边佳兰抗争纪录片。发现现实社会深层结构牢固,自由无价。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