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mk-logo
新闻
孟国移工3:<br>“专业人士”却当地盘苦工?
ADS

【今特写】深入挖掘你不得不知的事。

遥想当年,纳兹曼离开孟加拉郊区Araihazar村庄,支付代理1500令吉,远赴马来西亚家私厂打工,赚取40令吉日薪,成为村里的成功传奇。

20年后,同一村落的小伙子瑟隆(Seron)抱怀同样淘金梦,通过水路潜行至马,但途中遭人口贩子捉住,囚禁在泰国森林一角,直至家属掏出1万1000令吉,对方才释放瑟隆。

莫哈末哈伦(Muhammad Harun Al Rashid)是亚洲艾滋病和人口流动行动研究协调组织(CARAM Asia)协调员,研究在马孟加拉移工20年。他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指出,自90年代起,迁徙费用飙升,皆因招聘公司数量激增。

他说,当中既得利益者,除了孟加拉猎头中介,更有在马的外包公司。而外国公司林立,正是马来西亚移工需求益增的写照。

这些公司接获执照,但监督机制缺失,贪腐横行,一些公司明知未有就业机会,却依旧招募移工。

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在马孟加拉移工,共计6万2000名;相隔一年,此数字激增250%,达21万7238人。

大量孟加拉移工涌入

哈伦忆述这段时期,闪过脑海的形容词是“混乱”。

“从吉隆坡国际机场,到孟加拉大使馆,路边(都是移工),到处都是‘混乱’。”

孟加拉国际招聘机构协会(Baira)副主席阿里(Ali Haider Chowdury)也记得7年前的混状。

“当时,我将300名移工送往马来西亚,他们最终沦落街头。自此,我说‘够了’。”

2008年,马来西亚政府冻结孟加拉的普通工人签证。阿里补充,自此,获注册的孟加拉招聘公司就停止把普通工人送往马来西亚。

他指出,许多的移工中介其实并没有跟合法招聘公司合作,但孟加拉国际招聘机构协会依然成为众矢之的。

冻结令一年后解除,孟加拉普通工人人数,增升了9万9168人。

直至2013年,在马持有临时工作准证的孟加拉移工,高达32万2750人,近乎是沙亚南总人口两倍。

然而,孟加拉的城市银行所援引数据,展示的却是另一番光景。

《马来西亚内幕者》报道,城市银行主席阿兹(Aziz Al Kaiser)在吉隆坡大巴刹路为分行开幕时说,“在马来西亚,孟加拉移工多达100万人,而另外140万人料将涌入这里。”

非法中介收费一万五

在旅游终结与教育咨询公司协助之下,移工入境,以游客、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士签证居多。一些未持合法文件者,则通过海路潜入大马。

纳欣说,有者在酒店沦为廉价劳工,但大部分孟加拉移工却是以学生之名,行打工之实。

2015年8月,孟加拉达卡一家旅游中介刊登的一则广告,人们可从中一窥真实境况。

“大马专业工作签证。一月之内办妥。办理工厂移工与大马学生签证。”

“持SSC签证的学生可到马淘金。马来西亚有工作提供。我们在极短时间内能搞定。批准签证后再付款。我们收费低廉。”

“价格:30万塔卡(1万5000令吉)”

学生竟不会写“学生”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2442名孟加拉学生入读私立与公立高教学府。

不过,孟加拉政府去年接受《达卡论坛报》访问时,提供的数字却远低于此。

达卡国际机场官员估计,一些人手持旅游或学习签证,却并非学生或游客,而此人数达每日平均200人。

官员更揭露,有者持有学生签证到马来西亚,却不会拼写“学生”一词。

假冒专业工申请签证

他们相信大马驻达卡最高专署存有贪腐,也是肇因之一。

“我见过(移工所持)的签证,上面写有公立大学名称,但公立大学或对此不知情。签证持有人并不上课,因此我不知道他们如何搞定这事儿。”

他说,政府在2013年推行技术专业人士签证(DP10),却遭中介滥用,把普通工人包装成专业人士,送到大马工作。

他补充,技术专业人士签证,是在未经咨询人力资源部的情况下,由内政部批准。

他担忧技术专业人士签证的滥用,会导致移工随意入马。

“一些注册公司实际没有运作,却把移工带进来。”

专工最低薪规定五千

马来西亚法规阐明,DP10签证的对象,是在马工作、月薪至少5000令吉的移工。

然而,一些人却试图绕过法律——他们注册一家公司,出价5000令吉薪金聘请员工,以获取DP10签证。

政府并未公开向孟加拉移工发出的DP10签证数据,不过,在孟加拉随意翻找征聘广告,就可发现数百家中介公司皆提供类似服务。

其中一则广告写道:“马来西亚专业DP10签证。建筑工人。月薪2000令吉。”

“服务费用:30万达卡(1万5000令吉)。”

【延伸阅读】

孟国移工1:“马来西亚梦”及其陷阱

孟国移工2:为何他们蜂拥到马谋生?

孟国移工4:返家路,漫长且艰辛

 


 

艾迪拉(Aidila Razak)是《当今大马》团队一员。此文原文是“ Why does a construction worker hold a ‘professional visa’? ” ,是作者参与亚洲新闻奖学金(Asia Journalism Fellowship)课程的作品,译者是黄家俊。

亚洲新闻奖学金课程是由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Temasek Foundation)所资助。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