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mk-logo
专栏
正视问题,研究问题——兼答郭史光宏老师
ADS

【前夕乍晓】

我的上一篇专栏文字《轻读物与马华出版新现象》被转喻成“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辩,并把这种分割视为学院派的“杰作”。这说法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为谈问题似乎被视为一种禁忌。我尝试提出当下少儿轻小说的出版、写作与阅读现象,论者却急着为协会辩护。作为协会领导人,固然无可厚非,但除了主办很多场儿童阅读营,开展读书会,邀请海外专家讲学,举办教师研习营以外,我更希望了解如何认知文学与教文学。

至于意料之外,是因为论者莫名其妙提出了“学院派”这称谓,言下之意,彷佛马来西亚评论界派别林立,而学院派俨然自成一家一派。

学术建设之困难

马华文化评论界资源匮乏,本地中文研究者主要局限在三所公立大学、一所私立(党营)大学和三所民办大学学院的中文系,人数寥寥可数,越界参与社会评论的学院中人就更少,又何来学院派?

倘学院中人皆可冠以学院派,其特殊性为何?延伸一位友人的说法,水池原本就很小,岂能同时养活多种不同生态的鱼儿?

依我看,华人文化评论界只有“打架鱼派”,论课题无法交集,交集必然交火。因此,只能像打架鱼一样——单独饲养(自弹自唱)。这多少说明此地学术建设之缓慢与困难。

经典作品的概念

郭史老师在回应文中视笔者抑轻文学扬经典,实乃出于他对经典的误解乃至曲解。他说“通过庄老师的文章,似乎可以推断所谓的‘文学经典’指的是成人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比如《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应该不包括儿童文学”。

这种联想令人错愕。经典者,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经典文学的权威性来自作品的创造性、价值与共鸣。它经过文学史家或专业读者的汰选而得以传世。因此,经典文学不限于成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形式,儿童文学也有经典。儿童文学经典与纯文学或通俗文学没有必然的瓜葛,端视作品的优劣而定。

Unlocking Article
Unlocking Article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