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mk-logo
专栏
大山脚书报社兴衰史
ADS

【当今特约】

除了目前还有遗迹可考的槟城阅书报社、新加坡同德书报社、峇都巴辖益群书报社和实兆远益智书报社,大部分人对当地华人市镇曾有过书报社一事并不知晓。

孙中山南来马来亚推动革命活动之际,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书报社在当地相继成立。据颜清湟《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对各地区书报社的统计,自1908至1911年,大约总数有五十多家书报社在星、马地区设立。

其中以吡叻最多,共有二十三家,他区如雪兰莪十五家、森美兰五家、彭亨五家、新加坡三家、柔佛三家、槟城三家、马六甲一家和吉打一家。

如今尚还活跃的仅剩下新加坡一家、柔佛一家和霹雳两家(另一家为安顺培智书报社),槟城阅书报社在四〇年代逐渐退出捐资者的角色,原址今已改为孙中山纪念馆。

组织新式学校

相较于在早年革命结束后成功转型,活跃了百年的各家书报社,大部分地区的书报社除了在成立之际稍微冒出头角,至民国成立后,鲜少在报章上看到各家的活动讯息。

或以支持和建立革命事业为首的书报社,在民国政府成立后,面对不再被需要的窘境;或由书报社组织的新式学校,已取代了书报社原有的社区角色。由于大部分书报社未有史料留存,命运如何,无人知晓。大山脚书报社个案研究或可作为参考。

与槟榔屿遥想对望一隅的大山脚,与大部分地区的书报社命运相同,既已不晓得原址所在,也没有捐款石碑留下。所幸书报社成员当年组织的小学校,已茁壮成今日具有声望的学府。

如今各华校相继庆祝百年校庆,追缅先人功绩之时,倒也让长期压在纸背下的地方历史,获得重新呈现的生机。

学校成新基地

辛亥革命之际成立的书报社,表面上透过书刊、杂志与报纸的供给,启蒙华侨大众的文化知识,实则在传布革命思想,争取中下层社会平民支持革命。学校是形塑莘莘学人有关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场所,成了保皇派和革命派推动教育改革的基地。

由此,各区书报社在成立之初,着手组织学校。民国三年(1914)十二月,大山脚书报社成员王如进、陈璧如、黄维俊诸君在边僻小埠组织学校,获得佳评。

图一:大山脚书报社成员王如进、陈璧如、黄维俊诸君在边僻小埠组织学校,获得佳评。

有趣的是,近日在大山脚圣安纳教堂坟场发现王如进的墓碑,赫赫的墓碑已表露故者身前的威望,竟原来是槟城首任首席部长王保尼的父亲。

图二:王如进夫妇葬在大山脚圣安纳教堂,王保尼亦葬在此地。

王保尼曾在日新学校上过三年的华文教育,後转到英校就读。由王保尼第七子王得评与研究员郭舒琳联合撰写的《被遗忘的爱国者:王保尼传记》未提及祖辈创办书报社与华文学校的美事,想必亦不知情。

这所新式学校开办不久既因书报社困顿而停办。民国七年(1918),书报社成员与大山脚福德正神理事协商,将原有的义学堂改为新式学校,取名“日新”。

大山脚书报社成员创办公立日新学校,或曾向开办钟灵学校的槟城阅书报社成员取经(钟灵学校成立于民国六年,比日新早一年);日新学校则成为邻近华校相继开办的楷模。

学校取代书报社

大山脚阅书报社成员计有朱步云、何翼仁、张天宠、洪恭顶、梁安清、吴锡照、沈永蔗、叶栖榴、黄诚、陈璧如、卢乙良、许连聚,其中六人在林博爱主编《南洋名人集传》有传。此些成员大部分为南来第二代,从事商业、种植和锡矿等行业。

有了首次开办学校的经验,书报社成员回到了各自耕耘的地区,凭着自己在地的声望与财力,与该地闻商协议,再开办另一所华校。

民国七年(与日新创校同年),卢柳堂在居林三巴央开办新民学校,借出店屋为校舍;民国十二年(1923),卢乙良与张祝三、郑荣和、黄德亮等巨商开办马打寮启新学校(照片四),借出椰林别墅作为校舍,出任名誉董事;民国二十八年(1939),刚卸下日新学校董事长的朱步云与罗杰•劳朗神父(Roger Laure)在大山脚开办金星学校。(照片五)

照片三:民国十二年(1923),大山脚马打寮启新学校国民班第一届毕业纪念。图为卢乙良的椰林别墅暂作为校舍。

众成员虽不再打着大山脚书报社的名号办学,却由书报社创办日新学校延伸出去,也可谓遍地开花,结出果实。且这些新成立的学校,逐渐在各社区扮演与书报社相同的角色,甚而取代之。书报社慢慢从社区角色退位,直至遣散。

照片四:由大山脚书报社成员开办的学校分布图。

英殖民解散机关

为了控制国民党政治思潮渗入华校,英政府于1920年与1924年各别颁布《学校注册法令》与《学校注册津贴条例》,且在1925年下令解散国民党多个机关,同盟会和书报社既在其列。

             

图五、六:《槟城新报》1925.10.27、1925.10.29有关七州府国民党解散的报导。

大部分地区的书报社,想必在这段时期陆续遣散。从1908组织至1925年解散,仅仅维持了十七年,难怪为大多数人所不知。

书报社在二〇年代初解散,其生命却未褪色,而是由所组织的学校承接与担负。槟城阅书报社早前对革命党员经济多有接济,民国成立前大小战役所所需要的经费由他们筹募,民国成立后国库空虚,亦由书报社所筹汇。

大山脚书报社亦然,只是书报社在民国成立后越渐退位,日新学校崛起为地方重要机构,接替书报社的使命,如下:

1922年8月,日新学校组织白话剧,筹款建筑校舍和捐助潮汕灾民;
1922年10月10日,日新学校联合工商界,提灯庆祝双十节;
1931年8月,大山脚华侨欢迎谢领事,在日新学校礼堂开欢迎会;
1931年10月,大山脚侨胞积极进行赈水灾,日新学校节省杂费捐资助赈;
1933年10月,大山脚华侨在日新第二校举行国庆纪念会;
1933年11月,大山脚华侨纪念总理诞辰,日新学校开纪念会并展览成绩。

民国二年( 1913),大山脚华侨陈渊访与杨有妹在书报社举行婚礼。新人选择书报社为结婚地点,在于其具有改革换新的代表性。

当时新闻报导开篇即言:“自祖国光复,民智大开,国民进步文明,诚有蒸蒸日上之势,故凡婚嫁、礼式亦为之改良焉。”(《槟城新报》1913年9月1日)1923年,另有一对新人结婚,婚礼则在日新学校举行。

可见,大山脚书报社虽遭致遣散,却默默“转型”,让学校继续达成未完的社会职责。

参考书目

1. 南洋民史纂修馆编辑部编:《南洋名人集传》(槟城:光华日报,1922-1941年,第一册~第五册)。
2. 颜清湟著,李恩涵译:《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
3. 张少宽《孙中山与庇能会议》(槟城:南洋田野研究室,2004年)。
4. 杨兴邦、陈伟玉编:《南洋—百候教育先贤:杨自修、杨蔚然、杨茂轩家族纪念文集》(广东:广州贝的包装印刷有限公司,2015)。
5. Peter Wong Tet Phin and Koay Su Lyn, Unsung Patriot: Memoirs Of Wong Pow Nee (George Town: Bumblogger Connexion Marketers, 2015).

 


黄欣怡,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硕士,大山脚日新独中校史专案执行员。好读书,专心做学术。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