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ADS

【精选书摘】

2014年8月2至3日,亚际书院新马办公室在吉隆坡隆雪华堂举办“重返马来亚:政治与历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发表人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尼的学人,回应人以及圆桌论坛的引言人,则主要以台湾、日本、冲绳和香港的知识人为主。

这样的安排,有趣地形成一个以东南亚/马来亚视野为讨论核心的发言位置,并以东亚各地的知识经验和运动实践为参照视角。长期以来,如何梳理新马面对的困境、历史问题以及可供继承的思想资源,是新马办公室关怀的主旨。而困境往往与历史结构的形构方式有关,如何通过“新马─亚洲”的讨论场域,开启有深度的对话和交流,重新找回“马来亚”的历史感觉与思想意识,是近年来新马办公室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是“马来亚”?“重返”的意义是什么?无论在会议前抑或会议後不断面对类似的拷问,这样的追问到今天依然存在。针对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马来亚”?也有两层的义涵:一是指向为什么是“马来亚”而不是“马来西亚”?二是叩问“马来亚”究竟是怎样一种概念?针对前者,我们可以理解, 回到“马来亚”和回到“马来西亚”的历史意义有所不同。

从历史与思想角度追溯,1950、1960年代处在冷战背景下的“马来亚”,是一个反殖、反帝、抗日以及寻求独立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各种意识形态与价值认同权衡与竞争的时期。当时在马来群岛形成各不同的政治和文化思潮,出现许多想象共同体,例如Nusantara(群岛)、Alam Melayu(马来世界)、Melayu Raya (大马来由)、Indonesia Raya(大印度尼西亚)以及Maphilindo(马菲印)等。共同体背後各有交锋的意识形态、边界想象、认同形构,以及对 “未来国家”的建国理想等差异。

要能回应当下的困境和问题,就必须打开历史的入口,重新审视殖民历史时期中各种思想和共同体意识的竞争,如何在独立建国後仍盘根在不同的层面。马来亚独立以後,不同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建国思想,以及随之衍生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国家主义;甚至在制度与政策背後,也蕴含马来亚殖民时期的思想遗绪,持续影响独立後的马来亚以及它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此外,亦可叩问“马来亚”仅仅意味一个历史空间吗?还是也代表某种政体,社会现实抑或平等多元的概念?“马来亚”留下丰富的历史与思想资源,亚洲各地对“马来亚想象”也各有不同,如何梳理、清理与解释,也是当务之急。

相较於马来亚,“马来西亚” 一般被理解为政治合并的概念;从冷战因素来考虑,“马来西亚”则被视为“反共”的产物。因此把讨论聚焦在“马来亚”, 藉此梳理独立前後不同思潮的交锋以及竞争关系,以及当时人们对於“国家想象”所勾勒出的思想蓝图,有助于从长时段追溯新 马独立建国、分家前後形构的历史问题,以及马来亚问题如何影响马来西亚合并等问题,其中包括宪法、公民权、反共意识等重要议题。

重返马来亚,也是去殖民的清理工程,藉此探索新马殖民历史和亚洲殖民历史的交错,以及去殖民过程的关联,於此追溯马来亚和亚洲各地历史交涉的线索和脉络。於是,“重返”马来亚历史便成为一项重要的思想工作。“重返”,不仅仅是“回到”(return)或“重访”(revisit)一个历史现场,抑或专注於某个特定的历史空间而已,而是要在众多复杂问题与脉络之间, 找到彼此的历史连结和形构方式,以及适切的诠释视角。

它提供我们一个反思契机,思考在走向独立建国前期,在仍未有泾渭分明的国家边界时,我们如何处理和殖民者的关系,如何思考反殖的抗争意义以及建国的理想主义等;而这一些又如何在後殖民的 语境,受到冷战历史框架的影响,影响我们的独立意识、当代视野和论述。换言之,寻找真实的马来亚历史感觉,把握在历史中 的具体感,与此同时,以“马来亚”作为方法论述,进而找到构 建马来亚当代论述的方法视野与分析框架。

观念史与马来亚梦

在当代论述当中,有关民族、马来人、国家和国籍都是富有争议性的概念。这些概念如何被赋予意义和特定的义涵,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成,并具有特定历史语境的内在理路(inner logic)。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荣誉教授阿都拉曼·恩蓬(Abdul Rahman Embong)在〈重访马来亚:构想民族(国家),思想的历史与历史的思想〉,通过观念史的追溯,检视马来亚时期不同共同体,究竟是以“想象的”(imagined)还是“概念化的”(conceptualized)方式存在。

文中通过“马来人” (melayu)这个具争议性的概念,说明它可以是一个文明、族群或政治等概念。拉曼教授把握住各不同观念的竞争形态,反思马来亚时期马来世界之间的思想竞争以及其竞争模式,提出“诠释学溯源法”(hermeneutic retrieval)的思想历史方法,思考马来亚在走向新兴国家时的民族与国家构想。

新加坡历史研究者孔莉莎(Hong Lysa)的〈重返马来亚: 马来亚梦或新加坡梦魇〉则扣紧“马来亚梦”的思考以及现代新加坡评论者对“马来亚梦”的严厉批评,并追问:那究竟是一个梦想的奋斗史抑或是梦魇的构成史?

孔莉莎重新检视新加坡左翼在马来亚梦寄托的理想和期待,进而反思今日“新加坡梦”所标 榜的新加坡,它作为世界一流国家的想象。孔莉莎借由傅树介的〈50年後那个梦〉一文,指说马来亚是一个想望着实践族群平等的多元文化年代。同时认同傅树介的想法——“马来亚梦”具有“平等对待”、“独立自主”、“多元文化”、“族群团结” 以及“民主权力”等内涵。而重新揭示历史论述中马来亚梦的迫切性,是鉴於以官方主导的“新加坡梦”作为国家历史叙述的内涵,已越来越在社会取得主导地位,加上新加坡人对过去的历史情感产生断裂,恐被困绑在国族主义的牢笼。

马来群岛文化与宗教

马来群岛的文化、宗教交流与传播,彼此是多方面的吸收和影响,如何挖掘相互关联的纽带,文学和伊斯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印尼日惹加札马达大学(Universitas Gadjah Mada)媒体与文化研究所讲师布迪阿万(Budiawan)的〈1950-1965年马来(西亚)作家与印尼的文化与政治联系〉以1950、1960年代马来亚与印尼作家的文学联系历史过程,探讨马来亚作家如何吸取印尼的经验,转化为马来亚抗争的思想资源。

但无论是马来亚或马来西亚马来作家的文学作品,并没有真正进入印尼的文学教育体制,这样特殊的不对等关系,有其深层的历史与政治原因。尤其进入马印对抗的紧张时期,两地的文学文化交流与网络连接, 对政治思潮的传播起了重要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学系副教授玛芝娜·莫哈默(Maznah Mohamad)的文章〈伊斯兰、社群、国家与法律:从殖民地马来亚到全球化马来西亚的转变〉旨在说明伊斯兰的权威在“现代国家”出现前後的形态,如何从去中心化转向中央集权。

玛芝娜教授质疑的是,当伊斯兰被建构为神圣的法律时,它已违背伊斯兰法“世俗”的基本建构特质,於是重新检视英殖民政府对伊斯兰法实践的干预形态,说明殖民地时期的苏丹并非完全自主,但伊斯兰仍呈现多元的样态;反观现代伊斯兰法表面上多元,实际上却是首相署在扮演各州伊斯兰法的 “统一”角色。

左翼的行动与书写

左翼和马共,在马来亚脉络里,常被质疑的是社会理想和政治信仰之间的纠葛。究竟马来亚时期的左翼和马共,对後来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马来左翼和华人左翼在独立前後如何互动,各自所形成的政治力量如何交集和延续?

这样的相对化和互相参照有其必要,例如华人马共和马来马共如何被放到国家叙事的脉络,以及他们所赋予的历史位置大不相同。在独立之後,马来左翼势力的消退,华人左翼也慢慢失去思想力量与影响,如今重新思考马来亚的左翼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退休教授莫哈默沙勒·蓝利(Mohamad Salleh Lamry)和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启才的文章,虽不旨在解答以上的问题,但通过追溯马来马共的革命起点以及检视马共战役的行动蓝图,有助於理解马来阶级与反殖抗争的历史语境,以及受内外情势影响的行动策略。

莫哈默沙勒·蓝利的〈第十支队斗争史〉主要检视马来民族抗争摇篮地的淡马鲁(Temerloh), 解释为何这地方成为马来马共领袖重要的基地,培养出许多马来政治实践家。淡马鲁是位於马来西亚东海岸彭亨州的一个城镇,在19世纪晚期,已发生对抗英国人的行动,是马来人抗英运动的源头。因此探讨淡马鲁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以及抗争意识的发源和延续,可进一步建构马来马共第十支队的革命史。

何启才则通过〈重返马来亚:马来亚共产党的南下策略与意义〉检视1960年代马共的“南下政策”背後的缘由。当时 “马来西亚计划”提出後,马共重新拟定政策方针,以对抗美其名为“合并”,实际上被认为是英国人精心策划的“新殖民计划”。马共的南下政策,究竟凸显了怎样的问题?论文中逐一厘清突击队的特色、战役路线的拟定以及内部斗争。

在马来亚时期,砂拉越左翼反对“马来西亚计划”声浪高涨,砂拉越华人拥有其独特的身份认同与政治参与,勾勒出另一 个反殖抗争的历史轨迹。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琮渊的〈砂拉越左翼书写的在地与跨界:以“友谊丛 书”为中心的分析〉,文章抉发幽微的历史场景,以“后遗民” 的视角勾勒出砂拉越左翼书写的议题特色,其中包括对祖国、民族工作、寻食维生、跨境经验和森林医疗的经验。

马来亚意识与认同

上述几篇论文让我们看见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关联,那要如何理解思想在不同媒介所形成的作用与影响?苏丹依德理斯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许德发,着重于探讨宪法对国家本质建构形成的 结构性影响,以及宪法所承载的思想如何影响其贯彻的公正与公平精神。

〈宪政与族群纠葛:马来亚制宪过程及其族群因素〉揭示建国前拟定的宪政法案,如何构成独立後马来亚宪政体制的缺陷与不合理,造就马来西亚宪政“先天不良”的体质。过度重视特定族群的权益,独立前政治协议的结果,使宪政无法彰显普遍平等与公平权利的精神,成为马来西亚民主化进程的最大阻力之 一。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建筑与永续设计系兼任副教授赖启健通过〈战後艺术与建筑里的“马来亚”〉讨论马来亚时期的主要建 筑物和国家所代表的空间,引领我们思考形式空间背後的美学感 觉与思想观念。不同建筑所贯注的不同文化内涵,乃是经过思想 与文化竞争、族群因素的考虑,以及和国家的国族文化工程紧密相关。建筑空间也是思想的空间,可凝聚与影响人的认同与情感意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许维贤的〈打造马来亚:论马来亚制片组的冷战影像〉,以马来亚的反共电影与宣传片为分析文本,探讨马来亚制片组(Malayan Film Unit, MFU) 的冷战思维如何影响马来亚的反共文化思想的传播,通过视觉和影像建构“反共”的马来亚认同。

论文中突出“冷战影像”所承载的意识形态,说明影片采取半现实半虚构方式,再现马来亚新村和对抗马共的影像记忆,如作者所说:“MFU为1950年代的马来亚人和世人,第一次打造了一座银幕上的马来亚国族。”

概言之,重返马来亚让我们重新检视马来亚梦、马来群岛的纽带、左翼的思想与行动,以及寄托在建筑、宪法、影像里的马来亚意识。

另,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重返”2014年的会议讨论现场,本书不仅收录以上各篇论文,同时也完整收录圆桌论坛、各场次回应人,以及听众的问答与交流内容。当初会议论文主要以中文、英文、马来文书写,会议现场则备有中英文口译, 如今我们把英文和马来文论文和发言内容都译成中文。部分论文曾在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Journal(Vol.16, Issue 1)和《人 间思想》以专号刊登。

感谢各位参与者的辛劳与配合,让此书以扎实、丰富的内容面世。也特别感谢亚际书院和梦周文教基金会的支持,让此书顺利出版。期待此书作为进入马来亚的历史与思想入口,能进一步深化各不同的思想议题,为我们当下面对的现实与困境提供解释的可能。

此书扉页铭记马来西亚历史学家谢文庆(Cheah Boon Kheng),感谢他在马来西亚历史问题研究上开辟先路。他在重返马来亚会议的身影以及声音,大家深深怀念。


魏月萍是《重返马来亚:政治与历史思想》的编者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关注思想史、新马历史与文学等议题。

编按:本文原为魏月萍、苏颖欣编辑《重返马来亚:政治与历史思想》一书的导言,原题《导言:重构马来亚的当代论述》,获得亚际书院授权转载,谨此致谢。

本文之配图乃原书所无,乃本刊所插入,部分剪报图片摄自近期国家迎宾馆(Carcosa Seri Negara)举行之“默迪卡之路”历史资料展。该展览从去年9月1日开始展览,原定12月31日结束,后延至3月31日

欲知该书详情以及邮购,敬请点击此书介。该书将在2月25日下午2点,于隆雪华堂二楼讲堂举行新书发布会暨座谈“重返马来亚的当代意识”,敬请关注亚际书院(新马办公室)面子书讯息。


本文内容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当今大马》立场。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