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ADS

【华教节特辑】

国民团结与爱国乃是国家建构之愿,却更像是多元社会虚有其表的修辞。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国民教育背负培育国民团结之责,《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已将其列为五大教改愿景之一。

“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团结乃建立于以国家原则为信念的国民特征之上。每一名学生应以身为马来西亚人为傲,不以种族、信仰、社经地位或区域之分。”诚然,此乃国民教育之愿景,听起来美好,却是遥不可及。

如今《教育大蓝图》第一阶段已结束,我们可曾感受国家日趋团结?相反的,种族与宗教极端论述充斥社会,进一步分化本已脆弱的多元社会。

促进团结的接触论

进入《教育大蓝图》第二阶段(2016—2020),政府加大介入力量以推动团结,教育部规划了五大关键项目以促进学校的团结氛围,即:通过课程与课外活动植入团结元素;测量学生与教师的团结意识程度;规划教育团结路线图;规划培训课程以形塑校长于校推动团结的能力;于师训学院教育系课程培育大学生的团结价值观。

基于篇幅所限,本文仅集中讨论首两项指标。2016年,共有7107名来各源流的学生参与学生交融计划。各族学生可透过妥善策划的活动与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认识,可为强化族群关系之法。

然而,此活动参与学生数却仅占全国中小学学生总数约480万人的0.1%,犹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粒小沙子,无法掀起任何涟漪。这不禁让人质疑学生交融计划的有效性。

相较前述的0.1%,华小至今已有18%的非华裔生就读,族群参杂更为显著。此外,绝大多数华裔、印裔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将进入巫裔居多的国民中学就读,因而国中族群比例相对多元,可谓理想的“团结黄金比例”,理应已无族群关系的问题。

然而,事与愿违,国民中学依然盛行族群因素的潜规则,族群冲突亦时有所闻。由此可见,族群接触与互动仅为族群相互了解之助力,实非族群和谐之关键。

难掩偏差政策治国

教育部亦制定团结指标以测量学校团结程度,并于2014年与2016年进行抽查。团结指标共分成三个维度,即:接受差异、尊重差异、处理差异,得分越高则越团结。

相较2014年,学生与教师的团结指数皆有所下降,教师的团结指数也比学生高。此外,学生与教师对于族群、语言、文化与宗教差异的接受度较低,这表示他们虽可尊重与处理多元差异,却较难接受多元文化的不同之处。

学校乃社会缩影,师生亦受社会制度与舆论所直接影响。社会存在的族群宗教之间的隔阂与猜疑,必然将如实反映在学校群体之上,削弱各群体之间的坦诚、包容、互信与合作,减低接受差异的程度。

诚然,马来西亚的族群、语言、文化与宗教皆已被高度政治化,借以公权力强行规范与区隔,以致它们成为了社会分化的因素。

当政府高喊国民团结,欲以教育形塑团结的假象,却坚持以族群偏差政策治国,矛盾之处显而易见,必定将会以失败告终。此时,大马国民教育素质已然低落,何苦再为难百病缠身的教育体系呢?

 


本文为“2017年华教节特辑”文章,由林连玉基金供稿,以配合12月举行之华教节活动。

的其他作品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