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aysiakini logo
story-image
ADS

myth against feminism 偶尔有人问我,为什么特别关注女性主义?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显现提问者的学养背景,也暗示问题背后隐藏着更多的问题,例如:我的性取向,我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童年阴影,我是否曾遭受性侵犯,或者,我是否曾被男人伤害而仇视男人。

我与同行者们都如此感触:费劲力气摇旗鼓舞,以为周遭的人都跟着往前跑了,蓦然回首才发觉大部分的人仍在原地踏步,甚至不动如山。而女性主义者被迫接收的污名早已堆叠得比山还高。

未敢自称女性主义者

自大学时期修习了几门女性主义相关的课,在台湾百花齐放的传播与出版环境中大量吸收资讯、承受思想冲击,至后来硕士论文也触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十几年过去,仍然不敢声称自己了解女性主义。

一门有无数前人奋斗过的学科/理论/思想/社会运动,岂是三言两语能够道尽?更何况,我的1050册藏书中,只有130册是女性主义及性别研究相关书籍,说出来简直让同行者笑话。

我从不自称女性主义者,并非害怕给自己贴标签,而是期盼不自我设限,以成为多元论者。我相信我们都一样反对单一霸权。但我更反对二元对立。我期待多元并存,包括性别的多元。

不平等没高低先后之分

NONE 我对原住民、外籍劳工等弱势群体的困境和苦难感同身受,却不能对遭到父权体制压迫的异性恋女性、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以及其他性别无动于衷。这些依附在霸权下的不平等,理当没有何者高低、先后的问题。而所谓的父权体制,并不是生理性别上的男人那么简单。

女性主义与社会思潮相辅相成,两百年来衍生许多派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女同志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等,以及未来将在不同时空和文化中衍生的派别。而各个派别之间也不是完全切割的。

“看见不同,重视差异”

book feminist theories 简短而言,女性主义是包容差异,接纳多元。女性主义者与关注原住民及各个弱势族群的人一样,相信人人生而平等。顾燕翎在《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初版的导言中点出了,后现代的基本精神“看见不同,重视差异”,也是许多流派的女性主义的精神。

因此,女性主义不是树立女性与男性的对抗,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也不是让女人凌驾男人。女性主义是为了改变权力不平等的宰制关系,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我想把这篇文章写得坦率、平铺直叙,无非为了表明,谈论女性主义并不需要故作高深、假装前卫。如果你察觉我这一篇文章的叙述风格与以往有差别,那是因为我在压制内心的愤怒,要求自己心平气和地与广大的污名制造者对话。

此外,每一次书写,每一次回顾,我都希望看见自己的局限和错误,然后不断修正,这是女性主义思想训练带给我的好处——这是我乐于大声陈述的。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