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砂拉越原住民代代相传的故事里,一些地名此后也要从现实生活消失了,汩汩水声会掩盖这些地名的铿锵发音,地图上会出现一些空格,仿佛写下又擦掉。
霸权机制以文明掩护掠夺
“假神圣意志之名行海盗之实”,这是生态女性主义运动者范达娜.席娃(Vandana Shiva)在《生物剽窃:自然及知识的掠夺》(Biopiracy: The Plunder of Nature and Knowledge)中,对1492年欧洲人殖民计划(也就是“伟大”的哥伦布探索与征服之旅)的批判。
范达娜.席娃是来自印度的物理学家,积极参与草根文化组织,是反全球化运动的实践者。《生物剽窃》主要批判专利权、智慧财产权等由霸权机制(财团、政客)实行的“文明”作为,其实是掠夺及占有的行为,以堂皇的名目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居民进行殖民统治。
环境抗争特色:草根和女性
女性主义与生态运动交互影响产生的生态女性主义,以及范达娜.席娃在印度创立的九种基金会、万格丽.玛泰(Wangari Maathai)在肯雅领导的绿带运动等,也许对我们处理公害与生存环境的课题有所帮助,包括行动策略的启发。
另外,已故的松井耶依,曾在文章〈日本环境运动中妇女扮演的角色〉中,列举了日本几项公害事件及环境运动的抗争过程和成果,而这些运动的特色都是:草根,女性。
女性与社区产生密切关系
为什么是女性?松井耶依解释,造成环境污染的开发案都规划在乡下地方,而那些地区的男性有的在社区范围外工作,有的必须对公司忠诚而不能批评商业行为;女性多为家庭主妇,她们长时间处在社区里,担负保护社区环境的责任。这些女性也经由环境运动,促成了草根民主。
松井耶依还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日本女性从事环境运动的几点经验:一、生态问题不能自外于民主、人权、社会正义及和平。二、环境破坏是跨国界的,应建立国际联络网。三、应探索可替代的生活形态和价值观。四、性别的敏感度应放到教育的各层面。五、行动策略应重视学校、社区、媒体的教育,使年轻女性及地方草根女性都能参与。
走到对抗霸道行为的
前线
前人都无惧地跨过去了,那么,我们必当更勇敢一些。无论是《巴贡三部曲》里头,为孩子的生活问题担忧的母亲,或是《三月围村》里头,为社区居民及下一代的健康走在前线的妇女,甚至是将来陆续涌现的女性,在对抗“假神圣意志之名行海盗之实”的霸道行为时,都奉献不可小窥的力量。
我们希求的,不就是生态女性主义论述的理想境界:社会中各个性别、人与自然、北与南(马来西亚则是东与西),都能和谐共存。